从钢材的角度看,影响淬透性和淬透性的带宽主要取决于钢材的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和钢中化学成分的均匀性。保证淬透性钢主要是解决了钢的冶金质量问题,化学成分的精确和钢的纯净度得到提高,改善了成分偏析、带状组织现象。成分偏析造成淬透性分散度大,硬度分散,带状组织对热处理的变形、性能影响大。
所有的淬火钢都要经过回火处理,以使之具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但是,即使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回火也不一定就能使硬度落在所要求偶的范围之内。因此,过去都是根据淬火硬度的测定结果逐一调整回火温度。这中做法国语烦琐而且不适宜于大量生产。如果能提供使淬火硬度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的钢材,又能提供保证淬透性的结构钢,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把实现了这种条件的钢叫做H钢。
最常见保证淬透性钢有:45H、15CrH、15CrMoH、20CrH、20Cr1H、40CrH、45CrH、40MnBH、45MnBH、20MnMoBH、20MnVBH、22MnVBH、20MNTiBH、20CrMnMoH、20CrMnTiH、20CrNi3H、12Cr2Ni4H、20CrNiMioH、22CrMoH、20CrMoH。
由于我国现行的GB5216-85标准中淬透性带宽为12HRC,而汽车厂向钢厂订货提出的要求是6~7HRC,甚至希望最好达到3~4HRC的宽度。所以新标准修改后在原淬透性带(称为基带,或H带)的基础上,将淬透性进一步划分上2/3带(HH带)和下2/3带(HL带)。以20CrMnTiH钢为例,H带中J9点硬度值范围还是30~42HRC,宽度为12HRC;增加的HH带中J9点硬度值范围为34~42HRC,宽度为8HRC;HL带中J9点硬度值范围为
30~38HRC,宽度也为8HRC。
该标准(GB5216)对残余元素规定如下:①优质碳素结构刚wNi≤0.25%,wCu≤0.25%;②优质合金结构钢Wni≤0.30%,Wcu≤0.35%;③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Wni≤0.30%,Wcu≤0.25%,wp≤0.030%,ws≤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