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对亚共析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强度与硬度增加,碳含量(质量分数)在0.6%~0.7%时强度与硬度达到最大值,而在共析点成分,强度与硬度最低;对过共析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强度与硬度增加,碳含量(质量分数)在1.2%时强度与硬度达到最大值,碳含量超过1.2%,强度与硬度下降。因此,成分位于0.6%~0.7%范围的T7\T7A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与任性,适应于制作承受冲击负荷的环球(中国),如锻模、冲头、錾子等。T8、T8、T9、T9A钢成分位于共析点附近,淬火加热时容易过热,淬火变形较大,强度与任性比较低,不宜制作承受较大冲击负荷的环球(中国),但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耐磨性,可用来制作冲模、冷镦模、拉深模、压印模、纸品下料模等。T10、T10A、T11、T11A钢为过共析钢,在780~800℃加热时,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淬火后组织中有未溶解的过剩碳化物,有利于耐磨,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应于制作冲模、拉丝模、冷镦模、拉深模、压印模、切边模、冷挤压模、纸品下料模等。T12、T12A、T13、T13A钢成分位于1.2%附近,淬火后组织中有大量的未溶解的过剩碳化物,硬度及耐磨性很高,但韧性不足,不宜用来制作承受冲击的环球(中国),而宜用来制作拉丝模、拉深模、冷挤压模和尺寸较小的切边模、冲孔模等。